二、刹车要缓。在雨雪路面行驶时,刹车距离明显会比干燥路面长。刹车一定缓踩,不要急刹,如果紧急刹车,很有可能造成甩尾引发更大的危险。
从跟跑到定义,尊界S800的出现,不仅打破了西方品牌在百万级豪车市场的长期垄断,更开启了中国豪华汽车的新纪元。当智能星空顶在车内缓缓亮起,映照的不仅是中国式的科技浪漫,更是中国汽车工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顶端的坚定信念。这场改写全球豪车规则的征程,才刚刚开始。
前脸采用了宽大的进气格栅,这一设计显著提升了车辆的视觉冲击力,使其显得更加霸气。格栅内部以镀铬条和点阵式装饰进行点缀,增强了车辆的精致感。两侧的大灯组造型方正,灯芯内部采用大写字母H型设计,与前脸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。
“北美强、亚洲弱”分化,北美市场凭借CR-V(同比增长11%至40.3万辆)、Pilot(同比增长28%)超预期实现142万辆的销量,同比增长+8.8%;日本市场受益微型车与N-Box等轻自动车,本土销量66.8万辆,同比增长13%。但亚洲市场成为重灾区,中国销量85.4万辆,同比下降31%,CR-V、思域燃油版遭新能源挤压,广本/东本工厂陆续关停;东南亚销量44.2万辆,同比下降9%,被比亚迪、五菱抢占入门市场。2024年,日产以335万辆险守第九,却难掩“单一市场依赖症”的恶化。
在电动化转型方面,大众的ID系列自推出以来,销量一路飙升。特别是2023年,ID系列在华销量突破13万辆,显示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可。MEB平台支持OTA升级,快充30分钟可达80%电量,为电动车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宁德时代神行电池的4C超充技术、比亚迪刀片电池的CTB一体化设计,正在改写欧洲对动力电池的认知标准。当技术代差超过品牌光环时,市场天平必然倾斜。大众集团高管曾坦言:“中国电池成本较欧洲本土产品低35%,能量密度却高出15%”,这种技术更强和成本更低的优势让欧洲车企陷入两难。
同时也要看到,部分合资车企通过加快新能源汽车转型,实现了“止跌”。上汽大众2024年新能源车型持续上量,销量突破14.3万辆,同比增长12%;一汽丰田2024年电动化车型销售了38万辆,较2023年增长36%,占比达到48%;宝马和MINI品牌纯电动车型2024年在中国销量同比增长7.7%,纯电车型销量占集团在华总销量的15%。